廣西是我國少數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區,是革命老區、邊境地區,是我國南方重要生態屏障,在加強民族團結融合、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維護邊疆穩定和國家安全、生態安全以及深化對外開放合作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地位。廣西歷來十分重視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發展,始終把民族工作放在全區發展大局的重要位置,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廣西以“建設壯美廣西 共圓復興夢想”為總目標,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全面推進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向各領域縱深發展。
廣西工作包括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發展始終得到黨中央和習近平總書記的高度重視、支持、指導和鼓勵。習近平總書記屢次囑托,寄予厚望。他在2017年4月視察廣西時指出:“希望你們總結好、運用好、發展好民族團結進步的成功經驗,深入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使各民族心連心、手拉手的好傳統代代相傳”。時隔四年,2021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廣西視察時再次指出:“廣西是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要繼續發揮好示范帶動作用”??倳浀闹匾撌龊椭甘疽?,充分肯定了廣西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社會主義民族關系、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深刻指明廣西作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的“典范”,經驗值得總結,優良傳統應予賡續,要切實為其他地方提供參考借鑒,發揮引領作用。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黨中央和習近平總書記的正確領導下,自治區黨委和政府團結帶領全區各族干部群眾,解放思想、擔當實干、凝心聚力建設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建設,取得重大歷史性成就。
一、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初步實現,區域發展差距不斷縮小。2019年,廣西地區生產總值達21237億元,比2010年翻1.03番;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745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676元,分別比2010年翻1.03番和1.59番,提前完成“兩個翻番”目標。作為全國農村貧困人口最多的自治區,廣西2020年底實現全區634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5379個貧困村全部出列、54個貧困縣全部摘帽,其中建檔立卡少數民族脫貧人口376.5萬,毛南族提前實現整族脫貧,瑤、苗、侗、仫佬等少數民族徹底解決絕對貧困問題,連續五年在“國家扶貧成效考核中獲得綜合評價“好”的等次,如期兌現了向黨中央立下的“軍令狀”和“脫貧路上一個也不能少,一個民族都不能少”的莊嚴承諾?!笆濉逼陂g,廣西實現基礎設施新跨越,基本市市通高鐵、縣縣通高速、片片通民航,所有建制村通硬化路和客車;學前教育和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到全國平均水平,高等教育毛入學率由30.8%提高到47.9%;各級衛生機構基礎設施全面達標,醫保就醫結算村級全覆蓋,基本醫保參保率97%以上;99%的行政村建有公共服務中心;城鎮失業率控制在3%以內;廣播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98.6%;4G網絡基本覆蓋全區,5G實現規模商用,所有行政村通廣電光纖,各族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與日俱增,“五個認同”日益深化,中華民族共同體的物質基礎更加穩固。